易博



    首页  > 资讯中心 > 职工文苑
    人生当诗歌
    来源:四川公司     作者 :罗超     发布时间 :2024-12-09

    在岁月的长河中 ,易博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 ,探索情感的边界和心灵的深度。而我的方式是——诗歌 。

    诗歌,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将易博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,以优美的文字与旋律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在诗歌的世界里 ,易博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,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,沉浸其中 ,那些平日里难以言表的情感 ,仿佛也能找到一处安全的港湾,得以安放与升华。

    人生当诗歌!它让易博更好地认识自己 ,理解他人,感受世界的多彩与美好。

    因此 ,这一古老而永恒的艺术形式 ,便成为我灵魂深处最真挚的伴侣 。如一股清泉 ,滋润我干涸的心田;又如一盏明灯,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。在我历经的每一个阶段里 ,给予我无尽的启示和慰藉,成为我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。

    对我而言 ,诗歌是一位陪伴我成长的挚友。从少年的懵懂到青年的激昂 ,再到中年的沉稳 ,它始终如影随形,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。在字里行间,我读出了诗人无尽的感情,体会到了他们人生的酸甜苦辣 。

    少年的我,如同初升的朝阳,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憧憬。那时 ,我深深地爱上了李白的诗。李白的诗,天马行空,无拘无束 ,让人心驰神往。“床前明月光 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在《静夜思》中,简单的几笔,便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的画面  ,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淡淡的乡愁。每当夜深人静之时,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 ,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皎洁的月光之下,与李白一同遥望着远方的故乡。

    因为对李白诗的热爱 ,我曾专程前往他的故乡绵阳江油。在那里,我漫步在诗仙大道、太白大道上 ,感受这片土地上浓浓的“李白”情结。那些因他而得名的地名、景点,仿佛都在诉说着李白的故事和传奇,我仿佛能听到他在花间饮酒高歌的声音,看到他挥毫泼墨、笔走龙蛇的英姿。那一刻,我已经穿越了时空的界限,与李白并肩而立 ,感受这位伟大的“诗仙”对自由与浪漫的热烈向往 。

    青年的我,如同盛夏的烈阳 ,充满了激情与斗志。那时,我深深地爱上了辛弃疾的诗。辛弃疾的诗,豪迈悲壮,义重情深,让人热血沸腾 。“醉里挑灯看剑 ,梦回吹角连营。”在《破阵子》中 ,他以剑为笔,以梦为马,描绘了一幅沙场点兵的壮阔画面。每当我读到这首诗时,都会感受到那种挥斥方遒的豪情 ,那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。

    我想 ,我之所以如此喜欢豪放派的诗 ,可能与青年时期那种肆意洒脱、无拘无束的性格有关吧。那时的我,渴望挥剑问天,渴望鲜衣怒马 ,正是那份对自由的向往,对挑战的渴望,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。

    中年的我,如同秋日的暖阳 ,沉稳而内敛。这时 ,我深深地爱上了苏轼的诗。“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 。”在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中 ,苏轼以梦喻人生,以酒敬江月 ,表达着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豁达。我每每读到这首诗时,都会感受到那种超脱与释然的力量。它让我明白,人生如梦 ,不必过于执着于一时的得失与荣辱,要学会放下心中的负担,去享受生命的美好与宁静。

    然而 ,中年的我读苏轼,更感触的是他的经历和情感,他是如何在那般的境地中写下了这般的诗句。“我本儋耳人 ,寄生西蜀州 。”他充满坎坷与波折的一生,他经历了无数贬谪和颠沛的流离,尽然还保持着这样豁达与乐观的生活态度。“竹杖芒鞋轻胜马 ,谁怕 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都是他对艰难的不畏 ,对挑战的不屈,对生活的达观。

    苏轼的精神境界,让我震撼 ,令我敬佩。我甚至想沿着他被贬到黄州、颍州、惠州、儋州的足迹 ,去追寻他走过的路 。虽然早已沧海桑田、物是人非,我自己也不可能有苏轼被贬时的心境,但我只想通过这样的方式,去更深入地贴近他的情感,去体会他的心态 。

    如今的我,已漫步于人生的多重画卷,踏过时光,览尽变迁。在这悠悠而繁复的生活旅途中 ,唯有诗歌,如一位忠贞不渝的伴侣,始终与我并肩同行,为我的岁月增添了一抹璀璨的光华。我想 ,在未来的岁月里 ,这位挚交老友,仍将不离不弃,伴我穿越四季更迭,为我汲取乐趣源泉 ,让我在诗意的海洋中遨游、前行,追寻那份对更加美好世界的无尽向往。



    XML地图